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阿萨德家族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文化大革命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被称为“十年动乱”、“十年浩劫”,是一场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发生的政治运动。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客座评论:宋彬彬之死与《我虽死去》
吕恒君
红卫兵“代表人物”宋彬彬的去世,唤醒了人们对文革的记忆,并引发了左右两派的激烈争论。汉学家吕恒君认为,围绕卞仲耘之死,宋彬彬的道歉、王友琴的追索、胡杰的纪录片《我虽死去》构成了反思文革遗产的重要争鸣,值得深思。
网飞版《三体》重演文革 墙内外评价两极
中国小说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网飞版影集开播,在中国社群平台上却恶评如潮。有人批评剧情遭到“魔改”、特效差劲,也有人质疑该剧拍摄文革批斗场景,反中意味浓厚,是“为了这碟醋包的这顿饺子”。
墙外文摘:柯文哲是中共介选的一枚棋子?
柯文哲从头到尾都瞧不起侯友宜,为什么还要委屈地接受国民党的“城下之盟”?这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评论认为,中共想介入台湾大选举,是一件公开的秘密,种种迹象显示,柯文哲只是其中一枚棋子。
墙外文摘:李强和习近平联手施压李克强
有评论指出,中国现任总理李强曾和习近平联手施压前总理李克强。李强下令在新规则中删除了李克强的心头大事“放管服”,并让国务院进行新一轮统计打假,倒查到李克强的第二任期。
墙外文摘:脱口秀风波中的国家暴力
有评论认为,在脱口秀演员House(李昊石)在表演中提及 “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引发的舆论热潮中,一个可怕的信号是,我们能清晰看到声势越来越浩大、无从质疑甚至无从不配合的,对于作为一套压迫系统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暴力尤其军事暴力的无条件认同
长平观察:习仲勋“文革”受迫害是无稽之谈?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最近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卢沙野令人震惊的表述透露了中共两大“玄机”。
长平观察:“十户长”,一夜退回到秦朝?
一份“十户长”征集令引起人们关注。时评作家长平认为,今天的政治并非退回到秦朝,而是秦政治的更新版本。
长平观察:“疫革”的权力控制超过“文革”
就专制者的权力控制而言,时评人长平认为, “疫革”时期的习近平可能超过“文革”时期的毛泽东。换句话说,今天的“白卫兵”对专制权力的贡献大过当年的“红卫兵”。
杨炼对话严歌苓:“这无非是普普通通的一年”
最近应法兰克福大学的邀请,旅居柏林的华裔作者严歌苓与流亡海外的中国诗人杨炼进行对谈,分享了他们在文革和六四时期的创伤经历,在离散和审查制度下的写作,以及如何用作品回应时代。德国之声中文网现场实录。
广西“文革式防疫” 违规者游街示众
中国清零防疫政策一直是官方引以为傲阻绝疫情的方式,但随着近日疫情升温,有地方出现了极端的管制方法,将违反规定者绑上街“批斗”。
长平观察:中共三份历史决议的一致性
西方主流舆论聚焦于中国第三份历史决议与前两份的差异。时评人长平认为,这三份历史决议在出台动机、论述方法和核心内容方面都具有内在的前后一致性。
墙外文摘:美国应首当其冲承诺保卫台湾岛?
有评论认为,只有中国能够以一种深刻的方式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应该制定政策来否定北京的地区霸权,并阻止任何军事冒险主义——首当其冲是通过更有力的承诺保卫台湾岛。
习近平有意强化控制 中国面临新文革?
国家代替市场,政党替代自由,习近平意在强化控制。极左派呼吁“清洗”。批评者忧虑发生“新文革”。中国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
客座评论:习近平的“干净社会”
中国政府最近发起的针对资本、平台科技企业、教培行业和演艺圈的系列行动,震撼了中国社会,也在舆论层面引起广泛争议,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一位不知名作者的所谓“深刻革命”的自媒体文章被官方网媒转载,进一步助长了资本的恐惧情绪和人们的认知混乱。
长平观察:谢霆锋和赵薇的距离有多远?
演员谢霆锋宣称 “已经在申请退掉加拿大国籍了”。时评人长平认为, 普通人也在参与专制机器的建设。谢霆锋“求生欲“越强,他和赵薇之间的距离就越近。
胡锡进反驳李光满为哪般?
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罕见批评被官媒热捧的一篇“变革檄文”,引发海内外媒体和分析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猜测。
长平观察:二次“文革”从批斗赵薇开始吗?
对赵薇和高晓松的查禁是二次“文革”的开始吗?时评人长平认为,李光满声嘶力竭的叫喊和胡锡进心平气和的宣示都同样可怕,而且二者互为因果,同构着“文革”的真正原因。
客座评论:一场更全面、精细的文化大革命
在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信任体系成了维护政权、塑造威权主义社会“公民”的一种工具。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更符合威权制度的设计,即平时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当党召唤时,立刻响应。
长平观察:"胡锡进这种人比敌人更加有害!"
因为主张对印度“高举人道主义大旗对国家有利”,胡锡进被骂为“外国舔狗”。时评人长平认为,胡锡进的安全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维护专制政权,恰恰相反,是因为有人反对专制政权,一直在前面批评,为他挡住了唾沫和刀剑。
香港刮文革风 教师忧遭学生举报
港区国安法下,有教师因教材提及言论自由及港独而被DQ,终身不得再踏足任何校园,也有亲中团体鼓励学生告密,搜集教师的“罪证”。德国之声采訪香港的中学教师,他们在巨大政治压力如何自处?师生关系如何变质?
“新时期”——漫话中共党史术语系列之九
“新时期”,大致是社会科学界尤其是党史界,对于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历史时期的概括。延续多年,在官方和书面语言中至今还在用。
全中国清理学校图书馆 文革以来首次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教育部正要求全国中小学组织人员清理图书馆里“非法”和“不适宜”图书。此前正常出版的《1984》、《动物农场》等乔治·奥威尔著作被封存。略显意外的是,一度被封杀的《小熊维尼》此次成了推荐读物。
德语媒体:“文革以来的最大崩溃”
中国国家统计据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得到了德语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媒体以“文化大革命以来最大崩溃”为题,撰文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其中有批评性的质疑,也有乐观的展望。
网络文革?辩手邱晨为“港独”言论致歉退圈
中国网络上举报揭发成风,著名辩手邱晨近日遭网民起底6年前在社交平台的言论,有关香港占中的内容被指“有港独倾向”。
长平观察:新冠病毒让中国社会失控了吗?
基层“防疫人员”为非作歹,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同时制造人权灾难。时评人长平认为,你所看见的基层社会“失控”,正是权力顶层“严控”社会的结果。
客座评论:拥抱毛泽东的习近平能否成功?
在毛泽东之后最为强势的领导人习近平统治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建国70年。汉学家林培瑞认为,这一统治模式继续成功或突然崩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恐怕都不会是什么太好的消息。
资深德国记者看中国(一):从“后文革”到数字时代
德国资深记者埃林(Johnny Erling)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作为多家德语报刊的中国通讯员,他经历了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到中共建政70年的发展轨迹。他向德国之声讲述了自己的中国观感。
漫话国庆庆典之八:三十五周年之“万岁”到“您好”
“小平您好”横幅制作过程,与胡耀邦决策不抬邓小平画像,与邓小平检阅部队口号的变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如此相通。“小平您好”,必然成为这一年庆典国人的共同记忆。
漫话国庆庆典之七:三十五周年“小庆”到“大庆”
中共建政35周年的庆典中,不同着装的细节,与盛大的阅兵式看似违和,却似乎刻意贴近着那个时代:除旧布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变革的交替之中。
漫话国庆庆典之六:争取7—9分钟的时间
中央的决策,都在幕后,“内紧外松”,沉浸在国庆20周年庆典中的人们并未感觉到。实际上,国庆庆典欢乐、祥和的背后,中央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漫话国庆庆典之五:二十周年的“红海洋”
中共建政20周年庆典的指导思想是:抬头要见红太阳,低头看左右、上下,都要是一片红,要让整个天安门广场沉浸在一片“红海洋”之中。
中共建政70年:说文解字之“太阳”
今年10月1日,中国将迎来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在此之际,德国之声记者、汉学家Sabine Peschel推出“说文解字”系列。从西方人的角度,通过对汉语字词的解释展示过往70年中国的变化。本期的关键字是“太阳”。
墙外文摘:“雨伞九子”受审即是抗争
有评论认为,关乎“雨伞九子”命运的审判,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抗争,因为公民抗命的目的,是要彰显制度不义,激发大多数人的正义感,从而推动社会政治改革。
墙外文摘:中美贸易战,台湾打什么牌?
有评论认为,中美贸易战两强相争之际,台湾不必担心被利用,而是要打好自己的牌。另有评论认为,允许第三方介入的两岸和平协议是一个值得考虑到选项。
李锐官方葬礼 女儿拒绝出席
本周三,中共官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党内元老级人物李锐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遗体上还披盖了党旗。李锐的女儿李南央拒绝出席这场官方葬礼,并强调覆盖党旗、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告别仪式都违背了父亲的生前遗愿。
一生坎坷 诤言灼谏 毛泽东秘书李锐去世
曾任毛泽东秘书、在反右及文革中皆遭受迫害、六四事件中站在学生一边、晚年大力呼吁实行宪政改革的中共元老人物李锐本周六早晨在北京去世。他还曾举荐年轻的习近平,却在后者权居高位后斥其刚愎自用、文化水平低。
艺术与权力的游戏:张艺谋为何无缘柏林
张艺谋文革题材的新片《一秒钟》临时退出柏林电影节竞逐,是不是受到了中国审查部门的压力?明星导演张艺谋与中国当权者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自我批评”再现 中共高层向习领导表忠
中共最有权力的25人本週召集开会,谈的不是国策,而是“自我批评”。虽然这已非习主政下的第一次,但分析认为反映目前中共内部存在暗涌。
德语媒体:一切都是偶然?
孟晚舟案到底和中美贸易战有没有关联?如今喧嚣西方政坛的右翼民粹主义,又和当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有什么相似之处?德语媒体关注了这些话题。
法兰克福书展上的刘慈欣
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带着《三体》来到法兰克福书展。他周六(10月13日)参加的数场活动场场爆满。他说,有这么多人想读书,至少几年内还能保住饭碗。
专访:毛泽东怎样变成了流行文化产品?
中国人是否还信仰毛泽东?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汉学教授、文革研究专家探究这个话题已经有十多年。她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谈到了毛泽东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我的融入史:一听钟情
专栏作者张丹红将在一个文章系列里回忆她如何开始在中国学德语以及她在德国30年的经历。一切都是从一场口试开始。
墙外文摘:修宪改历史难 民粹斗台独易
评论认为,中共修宪是权斗赢家的游戏,但习近平想要再做一个“历史决议”并非易事。中国鼓励民粹主义,利用经济惩罚进行“猎巫行动”却已轻车熟路。
德语媒体:习近平为何推崇王阳明?
倡导唯物主义的中共,和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之间有什么渊源?《新苏黎世报》分析了习近平推崇儒学道德观的背后原因。《商报》记者则追问了德国化工业企业家对于“中国威胁”的看法。
长平观察:间谍故事,从小红到阳阳
一部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专题动画片,让很多人感到“文革”再现。时评人长平认为,其中的性别角色变化反映了习近平中国梦的新特征。
屈从压力 德国施普林格•自然在华撤文
全球最大的学术图书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本周三宣布,为适应当地法规,已禁止少量学术文章在中国得到访问。这家位于德国的出版社对此举表示遗憾,但称其为必要措施。
墙外文摘:首例台湾“颠覆罪”如何审
台湾人李明哲“颠覆国家政权”罪将开庭,对台湾意味着什么?香港“超越人性底线”的对怼背后,权贵们的基本道义感何在?
王庆松:为什么关注中国社会的极端倾向?
什么是中国特色?王庆松的解释是,在中国没有个性主义,就思维而言,人还没有解放,这一文革的意识形态遗产依然还在负面影响着中国社会,眼下,这一影响更甚,社会日益接近文革,走的是一条回头路。
中国当代摄影与文革的影子
文革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图像与话语的系统,一个柏林的艺术展生动地揭示了这一现象。
冯客:中国人民从什么解放?
有一则笑话这样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告诉你未来,但无法预知过去。对荷兰历史学家冯客(Frank Dikötter)来说,这句话用在描述中国也很贴切,因为在一党专制底下,官方的历史论述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正当性。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