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打混合牌!北京如何干预台湾大选
2024年1月1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二(1月9日)当地时间下午,台湾国防部发出了4次国家级警告,示警中国大陆发射卫星飞越台湾南部上空,手机用户们都收到了中英双语警报。其中英文版本错用了Missile飞弹一词,这引发了许多人发出疑问:北京是否在台湾大选前几天发动攻击?
警报发出之时,台湾外长吴钊燮正在开国际记者会,包括德国之声记者Richard Walker在内的许多在场外国记者都收到了警报。看了手机警报后的吴钊燮试图安抚在场人士。不过他将中文版本一度看错,误以为卫星是飞过越南上空。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在这个区域发射了卫星,飞过越南领空,那没关系啦!”国防部发布的警告内容是: “中国于15:04发射卫星,已飞越南部上空,请民众注意安全,若发现不明物体,通报警消人员处理。” 吴钊燮之后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不过他对与北京可能发生冲突的不安情绪显而易见。那么,大选之前台湾是否尤其紧张?这抑或是一种选战策略,制造民众恐慌情绪来助选?
中共当局本希望看到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获胜。民进党总统候选人是赖清德,他曾表示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这踩到了北京的红线。曾在台湾居住多年的记者、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前高级研究员科克里茨(Angela Köckritz)表示:“中共尽一切努力阻止赖清德成为总统。但台湾的整体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便是国民党上台也无法做到中共希望看到的那样。”第三位总统候选人是柯文哲。他所在的民众党成立于2018年。
在1月13日的台湾大选中,侯友宜和柯文哲承认败选,并向赖清德表示祝贺。赖清德与萧美琴以当选总统、副总统身份出席国际记者会,并宣布选举已经在今天顺利完成。
务实的关系
习近平将统一放在其政治议程的重要位置,称这是“历史的必然”。科克里茨指出,习近平的国家机器正竭力操纵台湾的舆论,自1996年台湾直选第一任总统以来北京一直在这样做:"中共希望这将有助于实现统一的最终目标。“北京采取的策略非常简单:发出战争威胁和贸易抵制,同时与国民党保持密切联系。
中共与国民党保持一种务实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台湾独立,同意“一中”,但中共认为的“一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民党则是中华民国。2015年11月,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了当时的台湾总统马英九。这次会面通常被视为中国大陆对国民党在一年后总统选举中的支持。但国民党在这场选举中是输家,败给了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马英九去年夏天曾“登陆”,进行了为期12天的大陆之旅。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去年3次访中,最近一次是在大选前4个星期。他在大陆不仅会见了台湾商界代表,还与中共高官举行了会晤,比如与中共政治局排名第4的常委王沪宁。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目前与北京保持距离。他提出了一个3D战略,认为两岸关系的战略重点是Deterrence的吓阻、Dialogue的对话,还有De-escalating降低紧张。马英九不久前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基本上,侯友宜的3D战略与我的立场一致:“不独、不统和不武。”
中国的经济威胁
尽管在蔡英文八年总统任期内台海政治局势紧张,但双方的经济仍然紧密相连。但双方政府越来越难以扩大现有的经济合作。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台湾对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出口额约为2380亿美元(2170亿欧元),是同年德国对中国出口规模的两倍。 自今年初以来,北京已经叫停包括化学品在内的12个产品类别的台湾进口关税减让。今年1月9日,也就是台湾大选几天前,中国商务部表示,大陆正在考虑暂停其他台湾产品,比如如渔业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零部件等的关税减让。 这样的举措可能会影响台湾的中产阶级,并可能迫使他们重新考虑将票投给谁。
台湾国防部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X上公布人民解放军在台湾周边军事活动的统计数据。就在大选举行的这个礼拜,前四天就发现 33 架中国军用飞机和 13 艘船只在台湾周边地区活动。
最近,国防部还报告了数起中国气球飞越台湾海峡事件。马英九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是表示:“因为如果台湾海峡爆发战争,美国也参与进来,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避免,不仅是台湾和大陆之间发生热战, 也防止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发生战争。” 他还指出,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做了18次美中假想战争军推,18次都是美国输。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把武统威胁作为选战的关键议题,试图争取支持。
与此同时,在虚拟世界中,一场由假新闻和虚假信息主导的关于台湾的战争已经打响。北京的网络大军被怀疑是广泛传播这些消息的幕后黑手。台湾 2300 万人口中有 500 多万人都是 TikTok 的用户,而这个平台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企业。科克里茨说:“在虚假信息战中,对美国的不信任或民众的不满情绪被进一步煽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选民感到政府的施政相当糟糕”。
“解码中国”是德国之声的一个系列节目,从德国和欧洲的角度对中国在当前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论点进行批判性解读。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