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美代表在京舉行會談
2012年2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美國的反應顯得十分平靜。華盛頓方面表示,金正恩接班並不一定意味著北韓出現新的希望。沒有跡象顯示,金正恩有可能放棄其父金正日生前一直採取的對抗政策。
正相反,兩年前北韓炮擊韓國延坪島的軍事行動被認為是金正恩的旨意,這說明他在接班後不會放棄對抗式的政策路線。當時白宮方面做出的反應簡明扼要。白宮一位發言人說:"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在現有的朝核問題之外做出過多的擔憂。我們會繼續敦促北韓盡守國際義務和責任。"
而事實上,在面對北韓領導人更替的問題上,美國的態度並沒有這麼冷淡。過去幾個月,美國成功地重新敲響同北韓舉行談判的大門。去年,兩國間的代表團曾兩次就朝核問題舉行會談。北韓方面一直明確地表示,他們希望同美國代表舉行直接談判。強迫仇敵坐到談判桌旁,如果達到這一點,北韓領導層可以在國內大肆宣傳國力的"強大"。維也納大學北韓問題專家弗蘭克(Rüdiger Frank)說:"北韓官方一直向國民宣稱,這個國家被敵人包圍。這樣官方可以更輕易地向國民解釋,為什麼要搞鎮壓,為什麼北韓會出現糧食短缺。如果這種包圍論的說法越來越站不住腳了,那麼國內要求改善生活條件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90年代以來,北韓幾乎每年都難以向國民提供足夠的糧食。雖然與國際社會完全隔離,在國內採取高壓政治,北韓政府依舊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韓國政府的顧問機構"民主和平統一咨詢委員會"副主席金玄煜相信,北韓政府隨時都有可能倒台。"俄羅斯一個研究機構不久前預言說,北韓政權將在未來20年之內崩潰。俄羅斯和中國都已經承認,朝鮮半島實現統一符合這兩個國家的利益。"
金玄煜持的這種觀點屬於少數派。到目前為止中國一直被看作是阻礙朝鮮半島統一的最大阻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不希望美國的軍隊逼向中國邊境。雖然北韓常常因為核武器問題讓北京甚為不快,但中國依舊希望這個鄰國保持一種難以駕馭馴服的態度。這種狀況符合北京的利益。
雖然北韓在經濟上基本上完全依賴於中國,北京政府卻對平壤的軍事發展政策束手無策。到目前為止平壤政府的口號一直是"軍事當先"。韓國的非政府機構"統一研究院"的負責人金泰宇說:"北韓的領導層由軍方人物組成,這是一小部分精英。他們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到目前為止,北韓政府一直成功地利用發展核軍事起到威脅的作用。北韓時而通過做出一些許諾換取人道主義救援,時而得以提升自己的外交價值。而中國和美國兩個軍事大國也不斷地圍繞著北韓問題相互角力。
作者:Mathias Bölinger 編譯: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