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不显山不露水——北京依靠人民币成为“亚洲盟主”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9日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界精英讨论最多的话题非中国莫属。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会议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谈及这个欣欣向荣的亚洲大国。无论是美国的巨额赤字,还是美元的持续疲软,无论是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还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展望,如果不把中国的发展也考虑进来,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就是没有意义的。

https://p.dw.com/p/63Wc
坚挺的人民币使中国成为亚洲经济核心图像来源: AP

但尽管全世界整年都在紧张地关注亚洲的动态,但有一条重要的发展迹象至今却没有受到多少注意,那就是亚洲正在渐渐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区,它和欧洲统一化进程的早期有着很多令人惊异的相似之处。

亚洲地区的贸易结构

这一地区的贸易结构最清楚不过地反映了这种发展:据最新统计,在亚洲出口总额中,几乎有50%是出口到本地区其它国家的。这个数字虽然还明显低于欧盟的67%,但却远远高于北美(40%)、南美(16%)和非洲(10%)。

实际上,这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细致的地区性生产网络。现在,许多电子产品的设计及其复杂部件的制作是在较发达的地方如日本、台湾和韩国进行的,有些生产步骤可能是在泰国或者马来西亚完成的,而最终组装往往是在中国,最后再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然而,亚洲和欧洲的相似之处并不仅仅局限在生产和贸易结构方面。现在,那里甚至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以中国的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区。虽然名义上来说,亚洲国家的货币都是和美元挂钩的,但事实上,亚洲并不是美元区,而是人民币区。

转型国家和地区如泰国、韩国或者台湾的货币银行都或多或少明确地表示,只要北京收购美元以支持美元汇率,他们也跟着这样做。亚洲媒体难得关注美元的汇率,他们更关心的是在当前的汇率下,自己的经济是否还有竞争力。而就竞争力而言,中国人民币的汇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今,只因为中国的人民币也和美元挂钩,所以亚洲看上去还算是美元区。

货币政策顾及他人

Chinas Currency
1997年,汇率稳定的人民币缓解了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图像来源: AP

其实,亚洲的这种发展和上个世纪70年代采纳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崩溃后欧洲的发展情况非常相似。当时欧洲国家鉴于本地区间的贸易交往密切,认为自由浮动的汇率不利,于是围绕德国马克组成了欧洲货币体系。大约20年后,欧洲货币联盟从中诞生。即使亚洲国家之间并没有缔结什么“亚洲货币体系”的协议,但这个名称其实才是这个地区目前货币政策的确切反映。

但为什么中国达到了日本从1945年起花费几十年心血却没有达到的目的呢?原因之一毫无疑问是这个地区的许多国家二次大战中深受日本残暴之行所害,对日本不信任。但这恐怕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德国也是二战的罪魁祸首,但后来却在欧洲的货币政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当然,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罪责的不同态度也应该是起了不同作用的。

远远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国政府在制定其货币政策时非常照顾邻国,照顾程度令人惊异。如1997/98年间发生亚洲危机时,其它亚洲国家纷纷被迫贬值,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也建议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但中国政府却坚持不变汇率。他们当时的说法是要对整个地区负责,不愿参与贬值竞赛。这样做的后果是中国的产业界大幅度裁员,换取的是亚洲其它国家相对较快的经济恢复。

为己利人

相反,日本的货币政策就明显地变化多端。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让日元大幅度升值,不仅为日本陷入通货紧缩加了一鞭,而且,假如哪个转型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和日元挂钩的话,也会将每一个这样的国家带入危机。

当然,中国政府并不纯粹是无私的。但这种时不时也考虑邻国经济利益的做法有助于团结周围较小的国家围绕中国形成一个经济区,由此将这个地区的权力中心渐渐从东京转移到北京。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应当做好准备,将来进行国际谈判时,他们面对的将是对其日益强大的地位心中非常有数的北京。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