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学者谈欧盟新“中国战略”
2006年10月25日这份报告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关注的是中欧贸易的一些综合性问题,而另一份更具有针对性地报告则重点关注了中欧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这份针对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报告题为 “更为亲密的伙伴,不断增加的责任”。报告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然后对中欧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作出总结。第三部分则提出了欧盟在中欧贸易和投资政策中应该采取的态度的政策方向,最后一部分是报告总结。该份报告在发表之前,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关心的重点是,欧盟的经济政策是否会做出重大调整。
长期研究中欧经济关系的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者杜丹.弗里曼表示:“总体而言,这份报告并没有向人们传递什么新的讯息。这份报告中的一些要点在多年来欧盟对于中国贸易的各项政策中反复出现过。不过,我想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份报告试图把欧盟内部股关于中欧贸易和投资的各种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合的政策。这是欧盟委员会真正想做的,而不是制定一系列新的政策。”
在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迅猛发展。根据欧盟方面的统计数字,2000年到2005年间,中欧贸易额翻了一倍。欧盟是中国产品最大的出口地区,同时也是向中国出口商品最多的国家。在双边经济关系迅猛发展的同时,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比如在纺织品和皮鞋制品上都出现过贸易争端。
弗里曼认为,从欧盟各个成员对待这些争端的不同态度来看,要想整合欧盟内部的对华贸易政策并不容易,“这正是中欧贸易中多年来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将持续下去。欧盟委员会和各个成员国政府也许在一些原则性的贸易政策方面可以达成一致,而一旦涉及到特定议题,比如纺织品反倾销,欧盟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内部的分歧就会显现。产业界希望得到保护,而进口商和零售商则反对采取反倾销政策。这样的不同意见和分歧还会继续下去。”
在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中欧贸易政策报告中,“互惠”成了一个反复出现的字眼,分析家认为,“互惠”将是欧盟在未来制定中欧贸易政策时所强调的重点。中欧贸易问题专家弗里曼表示, “欧洲有意见认为,中国在中欧贸易之中获得的利益远大于欧洲。这份文件希望中欧贸易能够获得平衡,并相应的转移政策重点。不过,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欧盟在要求中国的同时,对于内部的保护主义声音也做出了回应,欧盟的态度是,不会仅仅为了一个产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弗里曼认为,欧盟从前关心的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而现在可能更为重视要求中国扩大市场准入或者实现世贸组织成员义务,以求实现双方的贸易平衡。这份报告的结论部分指出,如果中国方面不能开放市场以及履行世贸组织承诺的话,欧盟内部的相应政治压力会继续上升,就象在美国已经发生的一样。
这是否暗示欧盟不排除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呢?弗里曼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欧洲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与美国还是有所不同,“在欧洲内部还没有那么大的政治压力,要求欧盟向美国一样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一些贸易争端,比如纺织品和鞋类,都被控制在了一定程度之内,并没有对中欧经济关系的积极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